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5篇

篇一: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治市作为山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也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本文将对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进行评价研究。

  一、长治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

  长治市地处山西中西部,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治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问题等多种挑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长治市政府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通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长治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首先,在环境治理方面,长治市加强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城市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其次,在城市规划方面,长治市注重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入,加快绿地建设、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环境质量。此外,在资源利用方面,长治市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开展可持续资源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长治市生态城市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长治市仍存在化工企业废气、废水排放的问题,城市大气污染仍比较严重。其次,在城市规划方面,长治市仍存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问题,城市规模过快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存在矛盾。此外,在资源利用方面,长治市仍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资源利用率低下。

  综合考虑长治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对其进行评价。长治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对环境治理、城市规划、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善,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长治市仍未完全摆脱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环境保护仍处于板块式、分散式的状态,存在的环保问题仍较突出。

  总体评价来看,长治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长治市应更加注重环保问题,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并注重新能源、新科技、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使长治生态城市建设逐步向着稳健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篇二: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鲍梅则

  【摘

  要】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属全国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天然沼泽地之一。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独特,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在旅游开发中,发展生态旅游,应该坚持保护性开发,重视生态建设,拓展开发空间,加强区域联合,结合自身特点深化旅游产品开发,重视环保教育,搞好旅游促销,以实现区域环境生态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hangzhiNationalCityWetlandParkisthefirstNationalCity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oneoftheoriginalnaturalwetlandswhicharepreservedbest.ChangzhiNationalCityWetlandPark,whichhasrichresources,beautifulanduniquenaturalscenery,hastheadvantag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Theecologicaltourismshouldadheretotheprotectivedevelopment,payattentiontoecologicalconstruction,expandthedevelopmentspace,strengthenregionalcooperation,combinewithitsowncharacteristics,deepenthedevelopmentofthetourismproduct,paymoreattentiontoenvironmentaleducation,anddowellintourismpromotioninordertorealiz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logicalenvironmentandtourismeconomy.

  【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30-33)

  【关键词】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作

  者】鲍梅则

  【作者单位】长治学院

  师范分院,山西

  长治046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3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资源丰富,位置优越,生态效益显著,2007年被山西省林业厅批准为山西省第一家省级湿地公园,2010年被国家住建部正式授牌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本文对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研究区概况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坐落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的西北侧,距城市主城区3公里处。东至长北干线,南到石子河下游,北临漳泽水库大坝北500米,西与屯留境内绛河下游交界,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区域规划面积111.2平方公里,其中湿地总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4平方公里,保护管理面积约45.86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550mm-680mm之间,年平均气温9.5-9.6摄氏度之间,湿地水源主要来自7-8月大气降水[1]185。蓄水量4.27亿立方米。平均海拔901.5米。周边涉及3个县区(长治市郊区、屯留县、长治县),7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48个村庄(约1000多户人家),近4万人口。1500公顷的河流沼泽地和200多公顷的湿地防护林,具有较高的保护、观赏、文化、科研价值。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长治市“东山西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度假、旅游、水上运动、行政办公、科普教育、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城

  市综合性湿地公园。

  二、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

  (一)水域环境优越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有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两种湿地类型。漳泽湖为湖泊湿地,绛河、漳河入口处形成河流湿地。湿地公园接近市区且在长治主城区的规划范围内,由于多年来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未涉及此地,保证了湿地公园水域环境的清洁和动植物资源的完整性,呈现出一派朴实自然的荒野之美。漳泽水库又名太行湖,是湿地公园中最大一片水域,水域辽阔,库容涵大,水天一色,库区周围天鹅、灰鹤等水禽或在水面嬉戏,或在天空翱翔。湖中肥鱼穿梭、甲鱼潜底。人们在水库中或泛舟、或泳游、或垂钓都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这里的静谧、美丽与安然。绛河、漳河入口处是湿地公园南部分,河流入口处水流淙淙、波光闪闪、水明如镜,湿地周围杨柳依依,枝叶婆娑,百鸟争鸣,野外的独景树极具魅力,水中的树林景观,水清树碧,倒影成趣。春天百花盛开鸟儿复归,夏季莲花开放清香四溢,秋季苇絮飘舞易幻易梦,冬季白雪皑皑滑冰成趣。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水域环境优越,为人们提供了亲水、观水、乐水、戏水的良好场所。

  (二)生物资源丰富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降水适度,温度适宜,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特有的环境优势为丰富的生态资源创造了条件。据初步调查统计,野生高等植物约52科217种,浮游植物7门83种,其中水生、湿生植物27科44种,湿地内鸟类达16目40科16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省级保护鸟类10种,中国濒危鸟类3种,国家重点保护水鸟7种,此外,湿地内主要水生动物7纲25种,昆虫动物11目75科164种,浮游动物4门57种,陆生和两栖动物10余种[2]。数千亩的防护林和近万亩的芦苇荡里水、草、鱼、鸟、树都依自己的规律,自由浪漫地生存着,描绘了一幅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炫丽画卷。

  (三)湿地人工景观建筑初具规模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自建园以来已在湿地展示区、湿地游览区、及外围因地制宜建设了一些有利用开展观赏、游览、科普、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建筑与设施。“多普勒天气雷达塔”是湿地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可以准确预报长治短期天气状况,而且可以欣赏长治市的亮丽景色。“长治市体育中心”位于湿地公园东侧,高标准设计,设施完备,大可承担洲际和全国大型足球比赛和田径比赛,小可满足长治市的多种健身和娱乐。“桃花苑”位于公园观湖台东北,每到春天,桃花争艳,心旷神怡,天然湿地与人工桃花园相得益漳。湿地公园还有小而精的“一品莲池”;古色古香安谧静阑的“果老奕棋亭”;纪念张果老求雪救灾而建的“喜雪亭”。仙人张果老采天地之精气,吸日月之精华之地——聚香阁;及“混水摸鱼”、“闲趣茶棚”、“幸福林”、“曲径泛舟”、“宜湿吊桥”、“上党民俗院”、“奇石大道”、“观湖台”、“果老品茗台”等多种人工建筑设施与自然湿地相融合。

  (四)长治市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近十多年来,长治市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积极推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建设生态家园,靠生态经济走向富裕,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了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国家级称号。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长治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2001年长治市政府在石子河下游修建了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2006年10月,在长治市八一广场,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保护上党盆地——长治湿地启动仪式”。2007年3月长治市环保局制定了保护湿地的行动方案,初步划定了保护范围。2008年7月21日起,长治市对湿地公园核心区进行封闭保护。2010年长治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机制运行方略》、《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2010年11月,国家住建部正式授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长治市,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山西省唯一的一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得到启动与发展。

  (五)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进入性强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紧邻长治市区,处于城郊结合部,境内交通便利,太(原)—焦(作)铁路纵贯南北,邯(郸)—长(治)铁路横贯东西;207、208、209国道穿境而过;长(治)—太(原),长(治)—邯(郸),长(治)—晋(城),长(治)—安(阳)高速公路交错纵横;长治飞机场是山西省第二大航空港;长治东西客运站开往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客运线有200多条;长治市际公路网络覆盖,23条公交线方便人们的出行;县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市内公交线路和长治至屯留的县际公交线路可到达湿地公园。目前,长治铁路、公路、航空线路,已形成了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大便利了长治与周边省、市、区,湿地公园与周边旅游景区的联系,拓展了旅游市场,促进了地区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一)科学规划,实行保护性开发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片湿地,在2006年之前,长治湿地生物的演替受到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干扰,导致了湿地环境演替过程中退化。发展湿地生态旅游,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确保护与开发的目标,突出保护与开发重点,有效的评估,科学制定保护和开发的具体规划方案。进行分区规划,分区管理,核心管理区范围明确,实行封闭式管理,规划控制区科学合理进行保护性开发,根据长治湿地公园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生物种类等敏感性因素的不同,合理进行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管理农业区等四大功能分区的化分,合理确定各区的范围、界限、生态容量,进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筑。根据湿地公园的资源状况,交通状况,开发现状,市场需求,发展趋势,进行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结合相统一。

  (二)加强管理,营建良好的旅游环境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尚处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应该力所能及地管理和保护好湿地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营建良好的旅游环境。依据湿地旅游的法律法规应对湿地公园周边及上游区域的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严格监管企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废水的排放,防止因湿地水域的富营养化,阻隔水体间联系,阻断动物的洄游路线;禁止私自挖塘养鱼,开荒取土,围湖造田、猎杀野生动物和鸟类等;救助湿地公园及周围,因搁浅、受伤、被困的野生生物;建立项目储备库,对项目实行准入管理;规定通过游船班次,数量,严格控制进入湿地保护区的人数等等;对湿地资源、湿地设施、经营管理人员要统一管理,加强湿地环境美化、绿化、生态化工程建设,保护湿地、建设湿地、发展湿地,使长治湿地成为提升长治形象的品牌,成为长治旅游的中心平台,辐射带动周边村、乡、县的旅游发展。

  (三)完善环境监测体系,重视生态建设

  湿地生态旅游毕竟是人为活动方式,或多或少的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使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湿地生态连贯性,湿地环境的完整性受损,建立湿地环境监测体系,收集湿地各区域各项基础数据,监控、分析、研究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基础设施状况、旅游服务业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区域的开发力度,随时加大环保的投入,加强生态空间容量的控制,调整旅游产品的结构,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使湿地管理向自动化和高效化发展。

  湿地的生态建设是湿地环境和湿地旅游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时,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庄,改变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解决退耕后的生活问题,加快湿地周围的绿化建设,进行生态修复,退耕还湿,构建长治湿地周围的生态廊道,合理规划生态廊道的宽度,控制适当的人鸟距离和栈道之间的距离。将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环境、湿地风光、生态农业、生态农庄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联动发展,生态经济引领生态自觉。

  (四)提倡公众参与,开展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湿地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须全面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开展保护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决策部门,要健全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通过部门协作,形成湿地长效工作机制;社会企业要建立绿色生产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社会各组织、团体积极倡导生态理念和生态文化,积极投身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旅游经营者要进行专门的生态旅游知识培训,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管理技能;对游客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环境教育,培养生态旅游者。加强湿地知识的宣传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条件,可利用杂志、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经常介绍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湿地旅游开发前景,为公众传授有关保护信息。湿地公园内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举办湿地论坛、讲座、湿地摄影展、确定爱鸟周等,显示湿地风采的同时进行湿地环保教育,使公众奉行环保道德和文明,履行环保义务,从而形成生态自觉。湿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有为,人人有益,社会各团体合作,公众参与,共同保护好、管理好、发展好长治湿地,使之成为长治打造“宜商、宜业、宜游、宜学、宜居”五宜城市的名片。

  (五)深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区域联合,搞好旅游促销

  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须结合湿地旅游资源的内在和外在价值,加强区域的合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点—线—面网络发展格局,更大范围内深化合作,协同发展,建立统一大市场,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合力,提升旅游的水平与效益。一方面,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使本区内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教育型、参与型、康体保健性转变,创新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如:利用漳泽湖区水产养殖,田园生活体验区,休闲农庄等多元旅游资源发展生态实践体验游;利用优美的湿地环境,发展科普科考游、会展旅游等。另一方面,加强区域的合作,形成区域旅游产品。如:依托湿地公园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结合老顶山神农尝百草文化内涵,形成养老养生产业聚集区,发展大长治生态养生和休闲度假旅游。还可以发展大长治山水生态文化游,观光度假体育健身游等等。搞好旅游宣传,加强旅游促销,可选择强势媒体和网络如长治广播电台,长治日报,长治政府网等,以及将长治湿地纳入周边地区的旅游网中,进行全方位联合宣传,并定期举行湿地节庆活动等等,以活动造声势,实现联合促销和旅游产品的互补,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共赢。

  四、结语

  生态旅游是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产业形式,良性状态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成为生态旅游的现实需求,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长治国家湿地公园依托丰富多彩的湿地资源和深远厚重的人文资源,创新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转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同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使生态经济支撑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引领生态自觉,使旅游者认识自然、珍爱资源,自觉保护环境,促进长治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怀乐.魅力长治湿地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185.[2]宁珂,樊正球,信欣,王新军,王原.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复旦学报,2011,(5):577-578.

篇三: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在科学规划下,以生态流域、自然环境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和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治市作为我国多年来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城市,其生态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本文旨在从生态城市的角度对长治市进行评价研究。

  一、生态环境质量

  数据表明,2015年到2019年五年间,长治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优良天数全年占比稳步上升,达到了80%以上。城市标志性建筑的绿色墙面、屋顶种植等人工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市区内的绿地面积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扩大,地表绿化覆盖率从2015年的22.5%提高到了2019年的30%,并且形成了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生态城市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间完成河湖污染治理112个,黑臭水体治理村庄252个,提高了水环境质量,水源地保护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城市绿化率

  绿化是生态城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生态城市中最能体现城市生态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长治市绿化覆盖面积和绿化率均逐年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已达到了28.71万亩,绿化率为31.2%,并且形成了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如保持水源,土壤保持能力等。同时,长治市规划实施了“10+X”本地特色绿化工程,如大型树木培育、重点绿化庭院、园林景观等工程,丰富了市民的绿色文化体验。

  三、循环经济模式

  长治市生态城市建设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之一。五年来,长治市积极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有机废弃物处理,建设和完善了垃圾处理设施和生物质利用项目,实现了“水、电、怎样”废物再利用。同时,长治市开展了耕地质量保护、水域资源保护等措施,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实施生态休闲农业等多项举措,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长治市强调绿色交通的发展,规划完善了城市公交、残疾人车辆道路便利设施、自行车专业及公共自行车等交通设施,实施了“环保出租车”项目,逐步将公共交通、环保交通等低碳出行模式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中。同时,城市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道路等主干道的绿化和减隔离带建设也在推进中。五年来,长治市机动车增量、高污染车辆比例下降。

  综上所述,长治市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循环经济、低碳交通四个方面的建设都侧重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

  了市民对城市生态的认知度,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在复杂的生态环境背景下,长治市生态城市建设还有需持续完善和深化的地方,比如加强绿地利用和生态污染治理等方面。

篇四: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作者:王睿成

  作者机构: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00出版物刊名:经济师

  页码:81-82页

  年卷期: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状况分析;发展对策

  摘要: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其评价方法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带,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文章在对山西各地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是山西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山西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山西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五: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山西林业doi:10.3969/j.issn.1005-4707.201愿.0猿.0091980年创刊2018年第3期总第254期城市湿地生态功能与规划模式研究—以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郭鑫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苑员圆员园0)湿地特有环境所培养的微生物等所组成的生态【摘要】湿地是湿地乔灌木植物、在湿地中栖息的动物、环境,具有生态价值。生境性湿地是多功能的,即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调蓄水源、调节小气候等。【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功能;规划模式【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4707(201愿)0猿-020-02对本文对湿地与湿地公园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以其构成机制和生态、环保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山西省第一家湿地公园———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参考案例,对湿地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探究出湿地规划的数个要素和湿地在未来的规划发展模式。1湿地简介1.1湿地的概念控制运行的,是指地表湿地是自然或人工建造、湿度较大或常年有水源聚集、湿地生物在此繁衍的地区,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等为功能,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1.2湿地的价值湿地的生态系统拥有非常有特点的动植物资湿地形成的十分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环境资源,有特点的生态环境为复杂多样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等所以湿地的生物多样提供了优良、利于繁衍的环境,(尤其是在湿地性非常好。同时,湿地也是多种动物在生物环境生活的动物)得以正常生存繁衍的场所,多样性的维持上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价值。湿地生态系统的自身净化过滤能力是非常优秀有害的。湿地特殊的水文条件有利于水体中污染物、微生物物质进行过滤沉降:在湿地中所培育的植物、包括生物净化、物理过滤等为湿地提供了过滤功能,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矿等企业排放的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和转化,使湿地以及-20-周边环境中的水体得到净化。2湿地公园2.1湿地公园的定义湿地公园是以优渥的生态环境和品种繁多的湿地景观元素为根本,以宣传湿地生态保护、弘扬湿地生境文化等为主题,并拥有合适数量的景观游憩服务设施的生态型公园。对于湿地公园,我们不能一概地将其归类为完全的生态保护区域,也不能认为它是普通的大众公园。因为湿地公园的功能十分广泛,所以要以多方面的、综合的概念来定义。中国建设部这样定义湿地公是指纳入园: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以生态保护、自然野趣和休闲游特征的、科普教育、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2.2湿地公园的特征湿地公园作为生态型公园,其主要功能是修复地域环境,维持地域生态平衡。在人们数百年来对湿地及水域的利用及破坏之中,真切地体会到了生态破坏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以恢复湿地的方法来修复环境,这也就决定了湿地公园的生态性。湿地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2.2.1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湿地公园具备旅游区的性质。为了营造良好的湿地公园景观体验,所以运用的生物种类丰富性与自然保护区相比就要高出很多,湿地的生境异质性

  ·湿地公园建设·也高。湿地公园本身状态也适宜当地自然生物生存发生物与环境互生共存;育,还能吸引周边野生生物,重点调控区域面积80km2。3.2.1.3湿地内河流区域控制范围湿地内河流区域是整个湿地系统中比较重要的湿地公园也自然成为城市众多生物的培育、养育之地和自然生态保护区。2.2.2湿地公园的生态稳定性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为干预有较大的关系。湿地斑块小且破碎化程度高,自身条件再加人为恶性影响会使湿地生态系统不稳定、脆弱;但如人为在湿地内部进行合理调整(合理种植湿地植物、及时清淤等),便可增强湿地生态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并提高湿地的净化作用,使整个生态环境变得稳定。3以长治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的生境型湿地公园景观案例分析3.1背景3.1.1区域环境长治市地处山西东南部,也紧临河北、河南两省,整个境域位于太行山和太岳山所环绕包围的上党盆地之中。3.1.2湿地公园简述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占地面积43km2,湿地中蓄水量共4.27亿m3,是城郊生态绿地;湿地公园对于城市的空气过滤、净化还有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3.2设计方向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齐全,具备维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保护功能,能够将城市湿地的功能完全展现并发挥出来。它可以优化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辅助生态科学的探究,发展生态环境的科学普及教育和城市生态旅游等等;可以改变湿地生态破碎化的现状,从而使湿地生态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维持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3.2.1水文3.2.1.1湿地规划范围湿地规划范围包括漳泽湖、绛河等河流及区域,湿地总面积58.72km2。3.2.1.2生态重点调控区域该区域包括漳泽水库及附近的滩涂、湿地,生态一个区域。它包含了浊漳河的南部流域,河流区域在整个湿地中所占的面积也十分大,约3477km2。3.2.2植物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基本采用长治本地乡土树种,植物种类丰富,湿地内有高等植物52科217种;浮游植物7门83种,其中水生、湿生类植物27科44种。湿地植被生长良好。3.3结论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布局十分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也契合于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公园在湿地布局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生态内部关系的平衡与协调,确保了湿地公园的生态稳定,使得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4总结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时应该就地论地,不同地域要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水体要以治理场地污水问题为主,并结合城市内的雨水处理系统、雨洪管理系统,在对场地水系恢复的同时达到生态意义上的雨水循环再利用;植被选用要尽量选取乡土树种,这样才能够让植物最大化地与水土条件相吻合,茁长生长。在当今环境中,稳定的湿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仅在湿地中生存的濒危动植物等,在生态科学普及、教育和生态保护研究中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湿地在未来的生态景观发展中必是重要一环,而在湿地公园规划中应多样化发展,要努力打造成一个具有维持生态稳定、提供游憩场所等多种功能的湿地公园景观。参考文献[1]王仁卿,刘纯慧.从第五届国际湿地会议看湿地保护与研究趋势[J].生态学杂志,2007.5:34-36.[2]励国明.城市湿地规划中的因地制宜———长治国家城市

推荐访问:长治市生态城市发展评价研究 长治市 生态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