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出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在审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建构路径。

  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以学校为建构主体,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为习得某种知识技能而建构的系统而全面的实施方案。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就是高校为使大学生掌握劳动科学知识,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锻炼劳动技能,获得职业体验而建构的教学实施方案,包含课程目标、课程主体、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要素。《意见》发布以来,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而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仍处于新生阶段,存在劳动教育形式与目标紧张与失衡、课程化进程陈旧与局限、劳动课程的职业性与创新性不突出等问题。

  1.劳动教育形式与目标紧张与失衡。当前,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劳动教育存在形式上片面强调劳动实践的问题,在劳动实践中也存在教师教育缺位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劳动理论课的轻视,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劳动理论教育在课程中缺失。《纲要》中明确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是劳动教育的必要内容”,然而许多高校片面将劳动实践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部,出现将原本就有的专业实习实训、参与公益劳动等学时直接嫁接在劳动教育必修课学时中。这就造成了劳动理论教育在课程建设中缺位,劳动教育形式化。离开教师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很难通过单纯的劳动实践实现思想上的升华、价值观的树立。第二,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缺位。目前,劳动教育教师不足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缺少专职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许多高校只能调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来完成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目前的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开展劳动教育的整体意识,无法形成教学合力。

  2.课程化进程的陈旧与局限。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全面统筹、严密组织劳动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重要载体,建立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是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高校课程化进程缓慢,导致劳动教育开展的无序化与低效率。其一,课程目标不明晰。部分高校对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缺乏明确定位。许多高校没有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教学特点确立具体的劳动教育目标。此外,部分高校仍存在将劳动教育一味等同于“下地干活”或者“专业实习”的“体力劳动”的偏见,忽视了对大学生劳动情怀、职业道德等劳动素养的培育。其二,课程主体单一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尚未形成。劳动教育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劳动教育的普及也存在许多现实困境。例如,在家庭中,还有部分父母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割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思想;
而企业、社区等也尚未形成产学融合,共享共建劳动实践平台的自觉意识。其三,课程内容碎片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意见》出台后,劳动教育的相关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版,但这些教材“以通识教材居多,多从劳动学科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入手,普及必要的实用知识,同质化趋势明显”,教材质量不高,甚至出现劳动思想简单堆叠罗列,前后内容缺乏联系等问题,无法引领劳动教育课程全过程,且缺少与地区特色、学校特色相融合的高校自主出版的劳动教育教材。其四,课程实施平台受限。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多局限于校园内的非专业实习,更贴近专业的职业体验偏少,劳动实践基地欠缺、企业实习岗位不足。

  3.劳动课程的职业性与创新性不突出。所谓职业性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还指在社会分工精细化、复杂化的前提下的差异化职业体验。也就是说,要使大学生能产生对不同劳动者角色的理解与共情,进而养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的劳动价值观,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新性是指面向新时代,创新型国家更需要的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熟练专业技能、勇于创新、擅于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相比最显著的特点。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缺少与小学、中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在课程内容上,现有课程未能充分地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突出大学劳动教育应有的职业性、创新性。

  二、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建构路径

  审视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建构路径,即多层次设定课程目标、多主体参与课程建构、多形态推进课程实施、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多维度完善课程评价。

  1.多层次设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建构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先决条件。课程目标直接决定课程主体、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等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要紧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从“知、情、意、行”四个层次进行细化。“知”即劳动理论知识,主要是指学习劳动思想,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情”即劳动情感,主要是要求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热爱劳动的情感。“意”即劳动精神,要求大学生通过体会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学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榜样事迹,培养爱岗敬业、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锻造顽强的劳动意志。“行”即劳动技能,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掌握一定劳动技能是大学生走进职业世界的钥匙。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锻炼劳动技能,体悟劳动情感,践行劳动精神,“行”是联结“知、情、意、行”目标的纽带。

  2.多主体参与课程建构。从系统的角度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多主体共同承担课程建构责任。首先,政府要进行统筹指导。政府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党委统筹安排劳动教育工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比如,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财政部门保证劳动教育经费支持,宣传部门及时跟进宣传,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等。总之,各部门各尽其责、通力协作保障劳动教育工作协调高效开展。其次,学校要发挥课程建构的主体作用。学校在课程体系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各部门应积极承担建设责任,履行各自职责,形成课程建构合力。高校教务处要积极组织,保证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打通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最后一公里”,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上:结合高校办学特色,考察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统筹各专业制定劳动教育培养方案。此外,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初期,课程实施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进行及时反馈、适时调整。因此,二级学院作为落实培养方案、推进课程实施的主体,要具体负责具有专业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再次,教师队伍要形成劳动教育课程的合力。教师是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承担者和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其中,劳动课程教师包括校内的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劳动模范等。要提高劳动教育者队伍的理论自觉和实践素养,就要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要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敏感度,使他们充分理解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体察学生的劳动教育需求,并能灵活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最后,大学生要参与课程协商。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建设。如,通过师生交往互动、协商与反馈生成课程目标,灵活确定课程内容。教师在互动中要细致体察学生的劳动素质养成,在课程协商中提高课程的质量。通过这种生成性课程模式,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积极回应和主动探究,防止课堂的僵化与形式化。

  3.多形态推进课程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是理论学习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劳动教育课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需多形态全方位推进课程的实施。第一,劳动理论课要打好思想基础。高校劳动理论课包括劳动课程以及其他公共必修课、形势政策课、选修课等。该课程要求大学生在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认识到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社会、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要普及劳动伦理、劳动文化、劳动法律、劳动心理、劳动权益保障等通识性的劳动科学知识。高校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运用“慕课”“智慧树”等网络平台进行理论授课。第二,劳动实践课应强化职业性和创新性。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要更加注重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的劳动实践,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合格劳动者。首先,注重实习实训,提高职业认识。学校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学融合,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真实职业世界的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实践,使大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高专业本领,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其次,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塑造高尚劳动品质。高校应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三支一扶”“三下乡”、疫情防控志愿者等服务型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再次,激发创新创造,彰显时代特征。要主动将现代科技融入劳动实践课程中,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搭建虚拟环境教育情景等,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劳动灵感,学会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校园文化要营造隐性教育氛围。除劳动理论课与劳动实践课这些显性课程以外,隐性课程同样不可忽视。要有意识地加强劳动教育隐性课程的整体设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立体宣传,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文化氛围,于无声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意见》指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作为建构劳动教育课程的主体,高校要致力于多渠道开发家庭、学校、社会的课程资源。

  一是学校课程资源。学校蕴含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最重要、最丰富的。从课程内容看,除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以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其他专业课也包含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个高校场所都可开展劳动教育。例如,在宿舍、教室等开展大学生日常性劳动实践课程;
在图书馆、食堂、超市可开展服务型劳动实践课程。校园文化也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一大隐性资源。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活动、网络空间宣传等弘扬劳动精神。

  二是家庭课程资源。家庭是实施大学生劳动课程的重要阵地之一。首先,高校应建立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帮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育人价值,引导家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其次,高校应将家庭日常性劳动实践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家庭日常劳动实践做出清单式的任务要求,请家长做好引导、督促和评价。

  三是社会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提供环境和平台支持。例如,社会宣传文化为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提供积极的舆论环境;
企业、社区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提供平台;
发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中“行走的活教材”的作用。高校要提高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展开良好的沟通与联系,推进产教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实践平台。

  5.多维度完善课程评价。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是加强劳动教育规范性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劳动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是劳动教育开展的行动指南。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调适、鉴别、反馈等重要功能。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一是全员评价。全员评价包括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对象的“全员”以及“全员”参与评价两个方面。评价对象的“全员”是指要分别对学生、教师和课程作出评价。“全员”参与评价是指教师、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均参与评价。一般的高校课程主要由教师来评价学生对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忽视家长、用人单位等的评价。除此之外,还应开展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在反思中促进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对劳动课程任课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对教师自身劳动素养、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评价,则要牢牢把握课程目标的设置和实现、课程内容的充实、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做好增值评价。

  二是全方位评价。全方位评价主要是指劳动教育课程要对大学生劳动素养进行整体性增量性评价。具体来说,可以采取考试或课程论文、主题汇报等方式,考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解、劳动科学知识的掌握、劳动法律的认知、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等。对劳动实践课程的评价,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对大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的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职业技能的提高等方面进行增量评价。

  三是全过程评价。全过程评价是指将评价贯穿于课程进行时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全过程。从时间轴来讲,大学生完成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其劳动观念的转变、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实践能力的提高、职业意识的觉醒等方面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要通过前后对比对大学生的素养提高进行过程性评价。高校要建立起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劳动档案袋”,持久动态地记录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以《大学生劳动教育》为例,该书以劳动课程清单为评价切入口,按照“劳动理论学习”“劳动素养”“日常劳动实践”“生产劳动实践”“服务型劳动实践”“劳动法律”六大类课程内容,每部分均安排相应的学习实践任务清单并附以学时,要求大学生在四年的时间内完成一定要求的学时,方可获得劳动教育课程的成绩。总之,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多维课程评价以评促建,不断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

上一篇:参加市委党校县处级领导干部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体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访问:高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劳动教育 调研报告 高校